图片
1.
大家好,我是花熹。
曾听一位长辈讲过他的故事。
年轻时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晋升,经常熬夜加班,陪客户应酬到深夜,连妻子生病住院都没能好好陪伴。
可最后晋升名额不是他,他陷入崩溃,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成了笑话。
他变了,整日郁郁寡欢,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直到有一天,小女儿送他一幅画,大手牵小手,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爸爸最棒”。
那一刻他突然醒悟,自己为了内心的执念,弄丢了这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于是他不再执着于职位高低,而是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
周末带妻子散步,陪女儿放风筝,少了急功近利之心,多了从容淡定之意,加之他的业务能力本来就不差,不久之后果然被破格提拔。
这便是欲念的奇妙之处:越是紧抓不放,越容易被它反噬;当你学会松开手,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平静与顺遂。
2.
弘一法师:“世间的烦恼都是由念而生,放下欲念是一种内心境界。若放不下,便饱受烦恼折磨;放得下,内心才能坦然安静。”
弘一法师的话,如一把利刃剖开世间烦恼的根源:“世间的烦恼都是由念而生”。
我们总在生活里辗转焦虑,为未得到的功名利禄耿耿于怀,为已失去的人和事反复纠结,却不知这一切烦恼的起点,不过是心中那团剪不断的“欲念”。
有人说烦恼是外界强加的枷锁,可实际上,能困住我们的,从来都是自己不肯放下的执念。
年轻的时候希望花团锦簇的爱情,中年希望富有无敌,到老了还希望比谁的腿脚都利索。
欲念又何时是个尽头?于是很多人就在这其中焦虑而不自知,失去了生活本来的快乐。
3.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人为了买更贵的房子,背负着沉重的房贷,每天精打细算,不敢吃不敢穿,把日子过成了对未来的“预支”;
有人总盯着别人的生活,看到同事买了新车,就觉得自己的车不够好。
看到朋友晒出旅行照,就为自己的“平庸”焦虑不已。
这些欲念就像不断膨胀的气球,看似装满了“追求”,实则灌满了烦恼,终有一天会因承受不住压力而破裂。其实“放下欲念”并非放弃所有追求,而是学会分清“需要”与“想要”。
我们需要安稳的生活,却不必执着于“人人羡慕的豪宅”;
我们需要认可与价值,却不必困于“他人眼中的成功”。
尽量不被无尽的欲望裹挟,只专注于内心真正渴望的事物。
当我们试着放下那些多余的执念,会发现烦恼也随之消散。
4.
放下之后,便是一片新天地。
不再为错过的机会耿耿于怀,因为知道未来仍有新的可能;
不再为他人的评价患得患失,因为清楚自己的价值无需他人定义。
内心就像被打扫干净的房间,没有了杂乱的堆积,只剩下通透与平静。
这种平静,不是空洞的虚无,而是充满力量的从容——能在顺境中不骄不躁,在逆境中不慌不忙,始终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人生不过百年,与其被欲念折磨得身心俱疲,不如学会放下。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心若安然,步步生香。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真正的幸福,从来都不在遥不可及的远方,而在每一个放下执念、坦然自在的当下。
公众号改了推荐,请星标“花熹”公众号,不错过推送。点击六边形再看,系统默认推荐给更多人。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证券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