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动画与废墟美学
《伊娜雅:断世之光(Inayah - Life after Gods)》的画面表现采用手绘风格,将美式动画的流畅线条与后启示录的颓废质感结合,场景设计充满矛盾张力:藤蔓缠绕的钢铁遗迹、荧光植物丛生的地下管道、被沙尘侵蚀的古代实验室……这些元素既冲突又和谐,仿佛自然与科技在末日后达成了某种诡异的共生。
主角伊娜雅身披斗笠与披甲,黑丝长腿在跑动中若隐若现,既保留了部落战士的野性,又透露出未来感的冷峻,这种“古风赛博”的美学风格与游戏中其他角色形成强烈对比,共同编织出一个文化杂糅的架空世界。不过游戏中的许多场景拼接感突兀(例如某处森林区域突然出现的全息投影装置),缺乏过渡性叙事支撑。
白毛孤女的末世诗篇
游戏的核心创新在于其“自适应护臂”武器系统,在完成武器的收集后伊娜雅可随时切换利刃、拳套与链锤三种形态,每种形态不仅是攻击工具,更是探索与叙事的钥匙:利刃是高速连击的敏捷流派,暴风连击后可触发“狂热”状态,提升暴击率;拳套则更强调防御反击,格挡成功可触发“震荡波”从而发起反攻;链锤的攻击距离相比于前两者略有增长,伤害爆发也更高,但由于其较长的出手动作,该武器对攻击时机的把握也更为严格。当然了,由于每个BOSS都有其独特的攻击方式,选择合适的武器进行输出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BOSS战的难度对于和笔者一样的手残党来说有一些小高,主要是部分招式会触发无限连砍从而让玩家一击毙命,不过好在BOSS们的出招顺序相对固定,玩家在背板后多加练习即可。
展开剩余61%本作的地图设计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部标准的类银河城地图:相互连通的区域、隐藏房间与能力门锁,但武器系统与地图探索创新性地融合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游玩体验,正如前文所提及的,“每种形态不仅是攻击工具,更是探索与叙事的钥匙”。在游戏伊始玩家需要在三种武器中选择一种,比如笔者选择的利刃在与环境互动方面可以实现和《空洞骑士》中小骑士的下劈一样的效果,从而通过长距离的荆棘地带,虽然地图的探索是自由的,但开局武器选择的不同会限制游戏初期部分地图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难度选择,在《伊娜雅:断世之光》中难度的高度除了会改变敌人的数值外还会对游戏前期的探图产生影响,比如“漫步难度”在开局就为玩家解锁了二段跳能力,二段跳对于这种包含平台跳跃元素游戏的帮助不言而喻,手残党狂喜。
抉择式剧情
在叙事层面,《伊娜雅:断世之光》尝试通过“抉择系统”塑造多方向的剧情发展,该类选择主要出现在主线任务的完成以及BOSS战的胜利后,玩家在对话栏做出的选择不仅会对伊娜雅的性格产生影响,周遭的事物和NPC的命运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遗憾的是,部分对话的道德抉择过于二元化,缺乏叙事深度,带给玩家一种“预制菜”的感觉。
游玩总结
《伊娜雅:断世之光(Inayah - Life after Gods)》绝非完美的作品——其叙事野心勃勃但收效甚微,部分Boss战设计过于苛刻,配音与场景衔接的瑕疵也难以忽视;但它成功地在类银河城的框架内,开辟出一条“武器驱动叙事”的新路径,三种武器的自由切换与各自衍生出的技能树都极大地丰富了玩家的战斗体验,但138的定价就其游戏内容而言还是有些高了,建议“等等党”们在游戏打折后再入手。
本评测来自鉴赏家-LOTUS
发布于:陕西省证券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